刚才老师说了一句“我没山东工业大学……”

楼主

27031524 [离线]

1★☆☆☆☆

发帖数:338 积分1743
1楼

我告诉你们他们为什么怀念山工。
怀旧情感因素自然是一个原因。
但是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是合校的利益受损者。
2000年合校的时候,教授、教师岗位有限。必然会有一些老师被迫转到后勤。而有些年轻点的教师山大提供机会出国进修,或者国内进修,取得博士学位,山大再重新聘为教授。
这么做,本来无可厚非。山大一直就坚持:不具有博士学位一般不能聘为教授。但也不是绝对,例如徐显明校长90年代在山大的时候,同样只有吉林大学研究生学位,依然被破格提拔为教授。这和徐显明学术成就有关。
这么做,绝对是学生有利的。严格把关老师水准,就是对学生负责。
再回到山工老师这事上来。显然很多已经在山工时期是利益获得者,合校对他们而已变成了剥夺他们的利益。例如某个老师,合校前是副教授,但是已经40多岁了,既没有出众的学术成果,也过了再学习进修的年龄,本来如果不合校,在山工再混几年平凭借资历,退休前是有指望晋升为教授的。但是一合校,两校同一个专业合为一个,岗位有限,这个老师的副教授职称也被剥夺了。转而到工程训练中心工作。工程训练中心稍有后勤性质。即使,这个老师的待遇比之前好很多,你说他会不会有怨言呢?

      
2008/10/1 15:24:45

naoqiang [离线]

1★☆☆☆☆

发帖数:329 积分1685
2楼

工程训练中心这种后勤性质的岗位上的很大一部分老师都属于这种情况。
所以,他们对山大意见最大。
但是你何时听过本学院的博导老师抱怨过山大?
这些现在45岁左右博导,很大一部分一样是原山工系统的。他们为什么不抨击山大?因为他们就是那些获得机会再进修的,通过再进修他们的事业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如果你不信,可以找找你们学院老师的资料。会发现很多老师简历上有这样的类似:
198X年 毕业于 山东工业大学
199X年 获聘 山东工业大学副教授
(199X年 山东工业大学教授)
200X年 美国XXX大学博士后研究(或者山东大学XX专业博士学位)
200X年 山东大学教授


      
签名档

派遣寂寞

2008/10/1 21:18:06
返回本版
61...
1
2
3
4
5
6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