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我的"偶像“
浏览量:1068 回帖数:0
1楼
我早已过了崇拜偶像的年纪了。我在青少年时代,也没有当过追星族,但对
我的成长影响特别大,以之为楷模,类似于美国人所说的“my hero”的人物,
当然是有的。我在文章中从不掩饰我对鲁迅的推崇,某些作风、经历也很容易让
人联想到鲁迅,例如疾恶如仇的性格、不留情面的文风、组织鲁迅著作电子化工
程、建立第一个鲁迅网页乃至最终由学科学出身变成自由撰稿人,都能让支持我
的人赞我有鲁迅遗风,让反对我的人骂我是鲁迅遗孽。现在鲁迅已不像十几、二
十年前那么神圣,且大有被人打倒再踏上几脚永世不得翻身之势,被人说像鲁迅
未必都是恭维,有时倒是嘲笑乃至鄙夷了。但是如果说我是在有意学鲁迅,却也
不是,无非是因为自小喜读鲁迅文章,以后也不曾远离过,第一次上美国大学图
书馆,借回来的是几本鲁迅作品集,到现在身边也少不了一张鲁迅文集的光盘,
如此熏陶之下,难免潜移默化受其影响。我几年前写的《我的经典》一文中,对
此已总结得很好:“对这套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在初中、高中、大学时代和
现在不同的时候读,总能有新的感受;在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来读,滋味也
不会相同,所以也就可以时时、不停地读下去。先生所教给我的,并非人生观—
—我觉得人生观是应该靠自己去领悟的,无人可教——而是更为实际的东西,教
我为人,教我处世,教我作文,甚至也教我写诗。我对现代诗歌的最初的感悟,
就是在把《野草》反反复复读了无数遍、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其中的每一句话所以
不必再读以后所得来的。”
在此只简单说说我的一些新感受。鲁迅文章的矛头所指,向来被认为是针对
中国的所谓国民劣根性,他本人也如此认为,但我在国外生活多年之后所获
我早已过了崇拜偶像的年纪了。我在青少年时代,也没有当过追星族,但对
我的成长影响特别大,以之为楷模,类似于美国人所说的“my hero”的人物,
当然是有的。我在文章中从不掩饰我对鲁迅的推崇,某些作风、经历也很容易让
人联想到鲁迅,例如疾恶如仇的性格、不留情面的文风、组织鲁迅著作电子化工
程、建立第一个鲁迅网页乃至最终由学科学出身变成自由撰稿人,都能让支持我
的人赞我有鲁迅遗风,让反对我的人骂我是鲁迅遗孽。现在鲁迅已不像十几、二
十年前那么神圣,且大有被人打倒再踏上几脚永世不得翻身之势,被人说像鲁迅
未必都是恭维,有时倒是嘲笑乃至鄙夷了。但是如果说我是在有意学鲁迅,却也
不是,无非是因为自小喜读鲁迅文章,以后也不曾远离过,第一次上美国大学图
书馆,借回来的是几本鲁迅作品集,到现在身边也少不了一张鲁迅文集的光盘,
如此熏陶之下,难免潜移默化受其影响。我几年前写的《我的经典》一文中,对
此已总结得很好:“对这套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在初中、高中、大学时代和
现在不同的时候读,总能有新的感受;在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来读,滋味也
不会相同,所以也就可以时时、不停地读下去。先生所教给我的,并非人生观—
—我觉得人生观是应该靠自己去领悟的,无人可教——而是更为实际的东西,教
我为人,教我处世,教我作文,甚至也教我写诗。我对现代诗歌的最初的感悟,
就是在把《野草》反反复复读了无数遍、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其中的每一句话所以
不必再读以后所得来的。”
在此只简单说说我的一些新感受。鲁迅文章的矛头所指,向来被认为是针对
中国的所谓国民劣根性,他本人也如此认为,但我在国外生活多年之后所获
2012/1/20 3:39:05